不僅僅是單體酒店的經營、管理上缺乏足夠的人才支撐,影響了我國飯店業的整體服務及管理水平;更為嚴重的是我國的飯店集團的人才建設體系嚴重滯后:很多的國內酒店管理集團名義上是有豐厚的人才儲備和體系建設,實際上很多都是在承接上了項目后,再在酒店市場上去臨時招聘人員,在沒有任何磨合和對該酒店管理集團企業文化及運營模式進行深入了解的狀況下,隨機拼湊經營管理團隊去到項目,與“游擊隊”同出一轍,所以,接下來項目上可能出現的經營管理問題、解約問題就可想而知了。很多的國際酒店集團在其搶占我國飯店市場份額的總體戰略下,也是暴露了嚴重的人才匱乏的現狀:要么是只要懂點英文和在國際酒店集團工作過的背景,就被過于迷信而得到快速提拔,殊不知,很多的此類從業人員酒店業專業知識過于膚淺,缺乏必要的管理歷練和經驗積累;要么也是臨時在酒店市場去招聘,根本談不上對其酒店管理集團的文化和管理的融合,就委以重任。這些實際狀況,都將嚴重的制約我國飯店業的長遠和良性發展。目前,我國的飯店業與歐、美等一些經濟相對發達和飯店業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應該講,我們在硬件設施等條件方面已經超越了它們,但是,我們的經營和管理水平與其比較,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而在這方面,飯店業的人才問題又是根本和核心。
目前,整體上講,我國飯店業的人才培養跟不上我國飯店業的發展速度是客觀存在的現象。當然,我國飯店業的人才培養機制與人才體系建設,不僅僅是飯店行業單方面的因素能完全造成的,也是一個社會的綜合系統工程,與飯店業的上、下游的產、學、研等產業鏈,均有著密切的關系。筆者作為長期在飯店行業經營管理中的從業者,就我國飯店業人才建設的現狀與同行做如下的交流和思考:
【觀點一】:國家及地方政府部門應該統籌、規劃星級酒店的合理建設與開發:
客觀上講,我國飯店業在幾年來的建設得到了突飛猛進,特別是高端奢華酒店的建設,更是比其它檔次的酒店發展更為快速。這里面,不僅僅是房地產開發商單方面的利益考慮和戰略投資規劃,更多是很多的地方政府在官員的任內政績、面子工程等的“功勞”。其實,一個城市到底需要多少酒店,特別是目前我國的二、三線城市正在如火如荼開發建設的高星級豪華酒店,應該根據該城市的實際年度接待能力、城市的人員流動量、會展規劃、當地經濟狀況和消費水準、交通與物流、經濟發展態勢等綜合因素來評估和建設;應該要有合理的規劃和審批或控制,而不是盲目或者無序的開發和建設。只有在國家及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擯棄局部利益,統籌、規劃星級酒店的合理建設與開發,才能切實的保障飯店業自身的合理經營收入和利潤水平,才能確保酒店業的開發和建設是健康發展和良性競爭的,才能更好的匹配飯店的所需人才和人才隊伍的培養。
【觀點二】:高等院校的教育課程設置,要與中國飯店業的運行與發展更多的契合度:
很多的大學高等院校均設有旅游管理、飯店管理課程等專業來培訓飯店業的專業人才,但是,正如筆者在本文的開頭所述:很多高等院校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雖然經過了大學3-4年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卻在飯店的實習期結束后,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與飯店行業無關的保險、銀行、房地產或旅行社等其它看似更體面和薪酬更高的行業。一方面,造成該現象的原因是,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所涉及的課程理論性過強、不像美國的康奈爾大學、瑞士的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等國外大學都有自身的教學酒店,學生理論課程與實操課程是同步的;這樣他們的學生的就業壓力更小,同時,更快融入到飯店的運營管理中去;而且,國外的課程設置包括酒店的運營管理、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財務會計管理、心理學、參與管理、司法營銷、旅游與戰略管理、設備管理等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同時,我國目前高等院校的教育課程的設置也造成了學生飯店就業的意識不強;另一方面,造成該現象的原因為酒店基層人員的從業價值不太被目前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認可,從而直接導致飯店基層從業人員薪酬起點較低,受社會的尊重程度較低。也是造成高校培養的專業人才的浪費的重要因素之一。
很多的高等院校也開始意識到了該現象的嚴重性,近年來,很多的高等院校也在飯店行業市場上聘請了部分優秀的飯店職業經理人來擔任院校的客座教授或者客座講師,通過優秀酒店職業經理人豐富的實踐專業知識來補充、完善我國現行高等院校師資力量的不足,來彌補學生的社會閱歷和實踐知識的空白,同時,在課程的設計上也根據酒店行業的實際需求來進行了優化。應該講,它是一種進步和提升。
同時,國際和國內的飯店管理集團也因為其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的需要,紛紛為人才建設來培養自身的人才隊伍和梯隊建設,建立自身的人才培訓學院或者聯合高等院校建立人才培養體系工程。例如:洲際酒店管理集團就為了應對其在中國大陸的快速發展,在我國建立了其集團的“英才酒店管理學院”;美國的萬豪酒店集團已經與不少學校建立了聯系,打造后備人才隊伍,在2014年,萬豪酒店集團聯合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與天津南開大學創立了人才培訓體系和基地。錦江酒店管理集團、如家酒店集團等均通過不同的形式、依托自身的資源和力量來培養人才建設的基地和體系。
筆者希望通過高等院校與酒店管理集團的雙方面的努力,來共同為我國的飯店業高速發展,培養更多的應用性人才隊伍。
【觀點三】:國家及地方的飯店協會應該在飯店業的人才培養上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在美國、瑞士、法國等酒店業發展較早和較好的歐美國家,當地的飯店協會,在飯店的資源統籌、品牌聯合、人才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通過組織當地的飯店集團和單體飯店,定期就飯店經營、管理、成本控制、營銷、人才培養和使用,進行磋商,凝聚智慧,非常務實和切實的解決了飯店業的一些實際困難,而不是僅僅收集會費,搞搞會員單位的聯誼活動、聚會吃喝。
國家及地方的飯店協會應該建立當地飯店業的各類人才庫和人才培養基地和培養體系,通過人才庫的分析和管理,讓飯店與人才實現雙贏的選擇和發展;通過飯店協會組織當地人才的系統和規范培訓、交流、論壇、考察等多種形式來實現當地人才的培養和人才的階梯建設,為當地快速發展的飯店業做好有力的人才保障,從而保障當地飯店業的健康和良性發展。
【觀點四】:飯店自身應該對人才的使用、培養及價值認可要有明確的標準和規范要求:
現代中國的飯店業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隊伍來支撐行業的發展。但是,很多的酒店缺乏明確的人才吸引、人才培養、人才使用、留用人才、人才發展的機制和成熟的人才體系建設,缺乏人才規劃的長遠戰略;而是僅僅通過薪酬的競賽、職位的許諾、品牌的比拼在行業去挖掘人才。從而造成了越來越多的“速成人才”,只是對操作技能了解而對管理缺乏經驗,缺乏真正對酒店業的全面了解和經驗積累、知識沉淀。既不利于我國的飯店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也不利于人才的成長。因此,飯店自身應該對人才的使用、培養及價值認可要有明確的體系、規范和標準。
筆者相信:只要通過飯店業的相關產業鏈的政府、高等院校、行業協會及飯店自身的共同努力,培養我國的飯店業從業人員具備清晰的目標發展規劃、自我驅動的工作態度、較高的視野和前瞻性的格局、感恩的心態等職業素養,一定會為我國飯店業的人才培養、人才使用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我國飯店業的明天也會更加的繁榮和健康發展。